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5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Cytochrome coxidase subunit I gene)对宁夏地区粉虱进行分子鉴定。选取宁夏19个粉虱地理种群的77个样本作为试验材料,用Bioedit 7.2.5软件对COI基因序列进行读取、整合、对齐比对处理,用软件MEGA 7.0中的Kimura 2-parameter模型计算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用邻接法(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用软件DNASP 5.10进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用软件Network 5.0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显示,77个样本中的46个为Q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31个为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表明目前Q型烟粉虱已经传入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等,亟需对其危害和扩散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2.
93.
温度和营养对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32℃温度中,北京地区蜡蚧轮枝菌菌落能生长并产生分生孢子。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3~28℃。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为23~25℃,产孢量为6.32~6.94×10~9孢子/皿。分生孢子在4~35℃下均能萌发,适宜温度为15~32℃,一昼夜萌发率为81.36~96.60%。在23~28℃萌发芽管最长,20小时后达36.98~45.35微米。在10~15℃时,产孢量为7.42~8.25×10~3/皿,一昼夜孢子萌发率为42.99~89.20%,芽管长为9.10~16.94微米。该菌适应我国华北地区冬季温室温度偏低,昼夜温差较大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应用该菌,更有效地控制温室白粉虱提供了依据。在6种琼脂培养基上试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均以麦芽汁培养基上为最好。  相似文献   
94.
丽蚜小蜂的低温贮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低温3、8、10和12℃中,贮存被丽蚜小蜂寄生的温室白粉虱黑蛹,经过15、20、25、30和35天后的结果指出:温度越高,羽化率也越高。贮存时间越长,羽化率越低。在12℃中贮存20天,羽化率为87%,与对照93%差异不显著。带叶贮存比不带叶贮存羽化率为高。贮存时,寄生蜂的发育时期(黑蛹日龄)对羽化率无明显影响;但贮存已发育3天以上(即4日龄以上)的黑蛹,在贮存期间(20天内)陆续有羽化。黑蛹贮存20天后羽化的丽蚜小蜂,其产卵量较对照减少48%,寿命也从18.9天减少为13.8天;贮存25—30天后影响更显著。初羽化的成蜂在12℃中贮存5天后,死亡率虽仅2%,但产卵量比对照减少76%。  相似文献   
95.
环境因素对丽蚜小蜂寄生和刺吸寄主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蚜小蜂在27℃恒湿条件下(相对湿度75%,光照16小时、强度7000勒克斯),平均寿命为19天。成虫一生可杀死粉虱197头,其中被产卵寄生的占74.4%,刺吸致死的占25.6%。温度降低,寄生及刺吸活动减少。45—90%之间的相对湿度对寄生寄主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但30%相对湿度影响显著。湿度明显影响刺吸寄主的数量,湿度越低,刺吸寄主数量越多,说明刺吸可能与补充水分有关。在45—75%的相对湿度中,寄生和刺吸活动最活跃,因此杀死粉虱最多。光照虽然对寄生和刺吸均有一定影响,但在黑暗中丽蚜小蜂一生仍能致死144.6头粉虱,其中寄生108.7头。作者认为北京一般的温室虽然温度变动较大,湿度和光照也未人工控制,但能满足丽蚜小蜂活动所需的条件。  相似文献   
96.
日光温室条件下,分别以温室粉虱和烟粉虱作为扩繁寄主,建立起稳定的2种丽蚜小蜂种群(分别以E1和E2表示)。对这2种不同寄主来源的丽蚜小蜂在番茄、黄瓜、菜豆、茄子上烟粉虱和温室粉虱的寄生率进行了研究与比较。结果表明,E1和E2对4种寄主植物上温室粉虱的控制作用均显著大于对烟粉虱的控制作用;E1对茄子和黄瓜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好,E2对4种植物间粉虱类害虫的控制作用无显著差异。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烟粉虱的寄生率,除番茄上E1(27.84%)低于E2(42.22%),差异显著,其余3种植物上,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2种小蜂在4种植物上对温室粉虱的寄生率,均是E1高于E2,差异显著,即对于4种植物上的粉虱类害虫的控害效果E1要相对优于E2。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明确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与丽蚜小蜂(E. formosa)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寄主植物,温室白粉虱为寄主昆虫,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以10 : 0、8 : 2、5 : 5、2 : 8及0 : 10进行混合释放,每20 d抽样1次,调查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及粉虱的种群动态变化。【结果】2种寄生蜂以不同比例混合释放60 d后,丽蚜小蜂在寄生蜂中的百分率始终保持在50%左右;不同比例混合释放或单独释放,均能将粉虱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5 ES﹕5 EF混合释放后,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的百分率始终高于83%,对温室白粉虱表现出长期稳定的控制效果。【结论】在温室白粉虱作为重要寄主时,浅黄恩蚜小蜂并不能竞争取代丽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的存在没有干扰粉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
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成蚜、若蚜及温室白粉虱1龄至2龄初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a)分别为0.689 2、0.538 6、0.512 6,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33.23、9.57、9.35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菜蚜成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 6P-0.343 0。相互干扰可降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菜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混合种群中草间小黑蛛偏嗜菜蚜。  相似文献   
100.
四种农药防治温室白粉虱的药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理想农药,用70%啶虫眯WG、50%吡蚜酮WP、10%吡虫·灭多威WP、60%啶虫眯泡腾WP 4种不同的农药做防治温室出口型黑色西葫芦温室白粉虱药效对比试验,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4种农药对温室白粉虱都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最终防效无显著差异,并且对西葫芦安全,无药害.其中50%吡蚜酮WP的防效上升比较慢,适合在虫害发生初期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